團體項目 >
手繁心敏(2019) >
手繁心敏(2019)
混合媒介裝置
背景
國際勞工組織(ILO)本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國際聯盟旗下的一個機構。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國際勞工組織於1946年與聯合國(UN)達成合作協議,成為聯合國成立後的第一個專門機構。其後,國際勞工組織在印度舉行的第一屆亞洲區域高峰會中提出關於勞工福利和權利的決議。國際勞工組織毫無疑問希望將其影響範圍擴展至亞洲國家,尤其是那些仍是殖民地的屬國;它啟動了一系列勞工教育計劃,並於20世紀50年代末首次引入菲律賓。因此,菲律賓大學(UP)成立了勞動教育中心(LEC),並於1958年向當地工人階級和工會提供試點項目。1960年,LEC演變為亞洲勞動教育中心(ALEC),該計劃後來正式發展為亞洲勞工領導講習會(ALLI),並涵括了更廣泛的利益相關者,當中包括日本、韓國、錫蘭、馬來西亞、印度、印尼、緬甸、中華民國自由地區、(即台灣 )印度、越南、泰國、巴基斯坦、柬埔寨、老撾等等。交流計劃提供為期三個月的密集式課程,涵蓋民主和工會主義、勞工權利,國際勞工運動等。
對「左」的恐懼
就香港參與ALLI而言,當初殖民政府不是透過公開招募招攬參加者,反而是選擇性地接觸少數本地工會,並最終以謹慎的態度去挑選主要來自中立和右翼的工會作為代表。在60年代初期,香港受到全球左翼意識形態運動的影響, ALLI適時的邀請觸動了港英政府的神經,因為殖民地政府努力維持香港於中立的社會政治位置。由於港英政府把握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經濟急速增長,公眾對於重新評估勞工福利與附屬政策抱有很大的訴求。ALLI那嚴謹的課程結構不但為知識共享提供了一個平台,更重要的是,提倡勞工運動為一種反抗極權的形式。在中國大陸爆發文化大革命之後,為了支持和響應中國共產黨,香港的親中團體發起了一系列的罷工和騷亂,即“六七暴動”。結果,香港在1967年停止參與ALLI,然後在1968年暴動平息後再次派人參與。當時的暴動不是針對勞工待遇的不滿而進行持續的勞工運動,反而是開始反不久就發展成為反對殖民統治的民族主義式暴動。
由於當時本土共產黨對香港公民的散播了恐怖意識,直接導致失去本地民眾支持,最終騷亂在1968年間慢慢式微。 殖民地政府於同年實施了“僱傭條例”,為本地僱員提供更佳的保障和福利。 雖然工會批評其利益遠遠不及他們所要求的,但隨後數年的工業多元化和繁榮經濟為不同社會階層帶來了豐足的生活。
通過調查歷史檔案,當中涵蓋ALLI與港英政府官員之間的信件、工會領導人撰寫的參與報告、跟暴動相關新聞報導、講習會的課程和宣傳材料,人人檔案探討了香港與菲律賓之間一個看似微不足道的交流課程,如何釋放了自戰爭結束以來在社會中積累的情感和意識形態。
本地的勞工運動和香港左派暴動一直被視為後殖民時代政治發展的分水嶺,兩者後來影響了香港的主權移交。這項目擁抱非直接因果邏輯性的歷史論述,當中包括亞洲中的左翼傾向以及向建制與權力作出反抗。
縮寫
ALEC – Asian Labour Education Center (亞洲勞工教育中心)
ALLI – Asian Labour Leadership Institute (亞洲勞工領導講習會)
CCP –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中國共產黨)
HKFTU – Hong Kong Federation of Trade Unions (香港工會聯合會)
ILO – 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sation (國際勞工組織)
KMT – Kuomintang (國民黨)
LEC -Labour Education Centre (勞工教育中心)
ROC – Republic of China (中華民國)
PRC –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中華人民共和國)
UN – The United Nations (聯合國)
UP – University of The Philippines (菲律賓大學)